基于供应链优势,为农户和农企提供高性价比农业物联网方案

希大 36氪 2017-10-19 08:49:07

“智慧农业”“农业物联网”概念诞生已久,市面上可以提供农业物联网方案的公司也众多。不过除了少部分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公司,大部分的方案商更像是硬件设备集成商。在硬件方面,为了控制整体方案的成本,采购的传感器等设备在质量方面很难有保证。在软件方面,由于缺乏开发技术,大多只能实现简单的数据监测和收集功能,难以真正代替农民,根据大棚环境自主控制各农机设备。

在云洋数据创始人赵洪啟看来,想要在低成本的情况下依然保证整体农业物联网方案的功能性和使用效果,必须要依靠团队的自主研发能力。云洋数据就是一家为农户、农企和政府等客户,提供完整农业物联网方案的技术初创公司,其解决方案旨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种植作物品质。

赵洪啟告诉36氪,云洋数据的一个核心优势在于和众多传感器芯片供货商如美国的霍尼韦尔、以及通讯NB-IoT/4G芯片供货商华为海思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可以拿到非常好的价格,并获得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这就使得云洋数据自主研发的传感器,在保证数据采集精准和通讯效果稳定的基础上,可以将成本控制在较低水平。

除了硬件方面的供应链优势,赵洪啟表示,农业物联网领域的软件智能算法在建立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专业行业知识,才能整合多传感器采集的多维度数据,并控制多农机设备,实现一个精确合理的作业效果。云洋数据和多所高校(如中国农大、湖南农大、纽泽西大学)以及各科研机构(如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都建立了合作关系,其方案以采集的精准数据为基础,实现了对农机设备的智能化控制。

云洋数据的解决方案主要面向种植用户、农业服务供应商、政府及科研单位,种植用户主要是使用物联网方案实现智能化设施大棚种植。对于农业服务供应商,通过使用云洋数据的物联网平台产品,实现农业智慧化技术转型。对于政府而言,云洋数据可以提供全国范围内的大棚种植大数据,为政府制定相关行业政策提供参考资料。现阶段云洋数据的主要盈利方向是为种植用户和农业服务供应商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对于集中型的种植用户,云洋数据的销售策略是挑选标杆,建立试验点,然后依靠口碑效应在同类种植用户中快速传播。对于分散的种植用户,云洋数据则和各地的代理商合作,由代理商进行产品的销售和服务。云洋数据已经和全国20多家公司建立了代理关系,服务了20多家农业园区和600多个个人种植户,预计2017年的营业额可以达到2000万元。

按照赵洪啟给出的数据,云洋数据的物联网方案可以节省人力成本折合30000元/5亩/年,节省化肥、农药消耗12000-15000元/5亩/年,整体实现增收15%-20%左右。云洋数据的收费模式包括前期硬件设备收费和后期咨询服务收费,通常一个5-10亩大棚的物联网方案建设成本不会超过4万元,后期咨询服务费约为一天一亩地两元,因此种植用户一年即可收回成本。

此外,云洋数据也在寻求其他的盈利途径。由于农户们使用的农机设备没有统一标准,因此需要在设备中加入控制部件来实现统一标准的控制。赵洪啟告诉36氪,他们认为未来农机设备的发展趋势是可以实现统一的控制标准。因此云洋数据开发了一个通用的控制器,并已通过国家审核。未来云洋数据可以和农机厂商合作,开发符合云洋数据控制标标准的农机产品。

云洋数据现在正在寻求首轮3000万元的融资,主要用于设备生产和铺设。团队方面,创始人赵洪啟,曾服务于华为、大唐,历经产品研发、质量、服务及市场销售等高级职位。合伙人李旭东,曾服务于上海贝尔、北电、华为,经历技术/项目/采购/管理等多个高级职位。合伙人赵德福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在国企外企都有过医疗行业研发经验,在华为多年经历过研发/管理等多个职位,曾担任过某医疗公司研发总监 。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