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听云:从还没有 APM 概念到现在,从没拿融资到新三板

sinCerus 36氪 2015-06-30 08:18:18

听云

当创业大街变得更像一个旅游景点,“淘金时代”就已经远不只是“即将开启”的阶段。本就具备低起点高扩散特性的移动互联网平台加上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独立市场,移动应用、服务开发就如我们现在感受到的这样不断爆炸。

我们之前说到在急剧膨胀以至于供给远大于实际需求最终又高速冷却的商业 Wi-Fi 领域里,只有厂商和实施商赚到了钱。这只是个缩影,把它放大到整个移动互联网领域,无论这股风最后会以泡沫还是辉煌收场,买水人终究都是获益的。于是,出现了 LeanCloud、APICloud 这样的模块化开发服务、fir.im 这样的应用分发服务、testin 这样的测试服务 …… 还有一个随着海外明星 New Relic 兴起的 APM 概念。

之所以说 APM 是个“概念”,因为它在技术、服务形式、产品,甚至理念上都没有客观存在的明确规范和标准。New Relic 前几年的高速发展最终 IPO 让这个名词备受关注,APM 的全称是 Applicaton Performance Management,中文维基的释义页面在去年 7 月因为包含广告内容被社区删除,而国际版的定义翻译过来大致是:监控并管理应用程序的性能和可用性,监测并诊断程序性能问题和问题所在服务层级的服务。

APM 在国际市场上出现于十多年前,微软、Oracle、EMC 等公司都有涉猎。不过因为当时的市场和技术环境,APM 技术主要被用于大型公司,且多为定制化开发,整套系统开发和使用成本都非常高昂。另一方面,大企业的技术和业务架构都相对固定,可以花高价使用定制化的产品长时间使用,而中小企业多数处于成长期,所以传统 APM 产品在价格、易用性和产品形态上对中小客户来说都不够友好。

基调网络名称取自 Benchmark Network,如其表面意思,他们一开始注重网络性能监测,对国内外公网站点进行了整体访问、响应数据进行抽取整理,形成一个行业平均数据,并得到不同环境、不同线路的速率情况。将这些数据提供给客户参考,让他们对自己的服务水平有一个具象概念,同时找到可改进、优化/更换服务的环节。

“听云”做基调网络的 APM 产品于去年七月推出,目前移动端与服务端产品收入占其整体业务的 10% 左右,预计 Q2 能够达到 20%。据董事长陈麒麟介绍,他们希望这个比例在明年、后年分别达到 50% 和 70%。“如果说以前我们的产品像是一个体温计,告诉用户当前的产品和服务是否出现问题,那新的 APM 产品更像一台 X 光机,它们会帮助客户定位到问题的所在,最终解决它们”,陈麒麟说。

在陈麒麟看来,此前六七年的时间里,公司累计的用户和行业需求是他们最大的优势。多年服务经验让他们能够了解客户市场的技术拓扑架构便签和各种细节要求,让产品对安全、性能、和用户体验的影响尽量降低;同时累计下来的京东、百度、腾讯、阿里、平安等用户帮助他们建立行业口碑,方便在这些客户所在的领域里进行垂直扩张。

听云在 Server 和 App 端分别使用探针和 SDK 的方式来实现性能和用户体验监测。Server 方面,他们在早期初步实现了 PHP、Jave 和 .Net 三种语言探针,后续加入 Python 和 Node.js 几种平台的探针。本地客户端 SDK 方面则注重应用的 UI 显示/响应、数据获取等终端体验方面的性能。据陈麒麟的介绍,因为 APM 并没有客观的行业技术和定义标准,他们希望从终端用户的角度来定义“体验”和“问题”:他们构建了一个包含数万用户的会员体系来协助人工确认用户体验并建立评价。

与早期的网络、网站性能服务类似,他们也会为客户提供各项指标的行业标准数据,如崩溃率、流量使用、页面响应等,为服务方的开发进度提供参考。相比行业早期的定制化 APM 服务,他们选择提取其中的共性,以 SaaS 形式交付给中小企业,希望帮助创业公司提高防灾能力并降低后期运维的成本。未来,他们也会推出 CDN 等垂直领域及游戏、金融等细分行业的独立化 APM 产品,通过精准客户体系来为后两年的变现期做准备。

APM 产品运行在企业内外的关键生产系统和服务产品上,在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显得非常敏感。这方面,我或者听云的主观评述应该都不太能说明问题。他们目前已经通过了绿盟和侵入式系统商用安全认证,能够为国有银行提供服务,同时也在争取其它的国家安全认证(如公安部三所安全认证)。

在问题监测和定位之外,APM 产品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为用户提供预警服务。例如,一个电商或在线内容服务在用户增多之后呈现出特定接口性能下架,这类产品就能提示客户可能在促销或者活动期间存在潜在隐患。

我们在文章开头提到过,APM 和模块化开发、公有云主机、公有存储、SDN 网络等服务一样,为中小客户提供那个标准化服务。然而,这其中又存在一些方向性的分化。模块化开发及共有资源的服务是建立在用户对他们的“准绝对高性能、安全和稳定”新任基础上,自己定义产品,将基础设施和后端交付于第三方;而 APM 的使用对于中小开发者而言,看上去建立在他们搭建自有技术架构甚至使用私有云的场景下。但在陈麒麟看来,APM 和其它公有基础服务产品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APM 可以帮助开发者比较不同公有服务之间的性能差异,而公有服务在未来也会成为 APM 的客户,集中监测和优化自身产品。目前,听云是 AWS 在中国的独家合作伙伴,阿里云镜像服务中 的可选项也包含听云 APM。

同理,听云总裁张涛认为:APM 的这种全生命周期服务特性决定了的用户粘性会相对更强。早期用户可以配合其它公有云产品使用标准化免费产品,当公司体量成长到一定水平,转向使用混合云或者多数自建的技术架构后,同样可以使用高阶/垂直 SaaS APM 产品来适应架构迭代和服务优化需求。进一步,他认为 APM 类产品能在开发者和公有服务间起到一定程度的仲裁作用,判断问题的责任归属方,避免“扯皮”的情况。

在 APM 产品之外,听云还在筹划被他们称为 "IDaaS(Intelligent Data as a Service)" 的数据产品,通过脱敏的行业监测数据来为各垂直行业、产品形态和服务商提供基准数据标准,并以此形成行业预测。

基调网络目前已经在上周确定挂牌新三板,但最终开放散户交易的时间可能在 7 月中下旬。初期他们总共拿出 6% 左右的股权进行定向增发,所募集的资金用于完善产品和扩展市场,到今年三季度,他们会进行第二次定向增发,出让份额同样在 5% 以内。陈麒麟告诉我们,在此之前他们并没有进行过融资,公司业务一直在正循环阶段。

曾经有一个技术驱动产品的创业者告诉我,他认为 APM 相比标准的应用测试、崩溃报告等产品一定程度上有点“玄学”色彩。在这个问题上,听云在采访中的回答也并没有将这一问题完全具化,只是提到根据“用户真实体验”来判定服务水平。而国内多数同类公司对标,甚至直接抄袭(有部分公司先后曝出过多起代码级抄袭)的对象 New Relic 在 IPO 之后的增长也并不如部分人预期的那么理想。在这一方面,陈麒麟给我的答复是:APM 产品对于目前国内的创业市场来说是一种刚需,而且这种需求随着创业和互联网服务氛围的白热化会越来越强,同时国内市场在电商、线上支付以及金融类产品上已经表现出对线上服务相比北美更高的认可度,APM 及公有云产品在国内的发展前景很可能比国外更好。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